據報道,來自美國利哈伊大學(LehighUniversity)、西切斯特大學(WestChesterUniversity)、日本大阪大學(OsakaUniversity)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theUniversityofAmsterdam)的科學家聯合開發了一項調節LED色調的新技術。
著名專家、利哈伊大學物理學院主席VolkmarDierolf參與了該項目的研發工作。據稱,新技術可為單片集成化鋪路,完成燈泡的簡單調色。有了這項技術,商用LED將有可能在亮白色到更舒適的暖色系之間進行調整。
科學研究團隊描述了通過簡單改變向器件提供工作電流的時間線,對基于氮化鎵的LED進行色調調整的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該技術與作為商用固態LED照明核心的LED兼容。
在目前的主動型LED顯示屏中,3-4個緊密排放的獨立LED產生不同色調,并創造了產生全彩光譜所需的不同的基本色調。
Dierolf表示,單個LED就能夠完成調色,他們發現能夠從單一個氮化鎵LED結構中獲得紅色、綠色和藍色光,該結構摻雜了一種單一類型的稀土離子銪(Eu)。也就是說,科學研究團隊通過操控原子型摻雜劑的發射點特性,在單個基于氮化鎵的LED種完成色彩可調性。
Mitchell指出,這項科學研究(同時使用同一個摻雜劑的多個激發態為主要目標)并不僅限于氮化鎵:銪系統,它的應用更加普遍。科學研究結果為半導體中單一摻雜劑可調色發射點打開了全新的領域,可以通過簡單的注入電流自動調諧來完成。
Dierolf認為,那些想從LED中獲取更舒適暖白光的人將受益于該技術。并且,鑒于這項技術能夠應用更高的像素密度,因此還有助于發展MicroLED顯示屏。
據悉,這項科學研究發表于ACS光子學(ACSPhotonics)期刊上,題目為《基于電流注入原子發射點調控的氮化鎵LED色彩可調性科學研究》(Colour-TunablilityinGaNLEDsBasedonAtomicEmissionManipulationunderCurrentInjection)。(編譯:LEDinsideJa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