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年末,各行各業的年會相繼召開,泛家居行業也不例外。通過各個年會傳遞出來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到,“大家居”“整裝”已經成為眾多泛家居品牌的戰略選擇。于是,干定制家具的干起了照明,干集成吊頂的干起了照明,還有地板、瓷磚、涂料這些行業也在全屋整裝中融進了照明!當然,照明行業也不甘示弱,一些有實力的照明品牌也開始跨界打劫,干起了集成吊頂、定制家具和全屋整裝。總而言之,現在泛家居行業的跨界融合現象越來越明顯。
其實,對于這種現象,照明行業也有過探討,得出的結論是:專業的照明不會被取代,普通的照明隨時被取代!
為什么專業的照明不會被取代?怎樣才能做到足夠專業從而不會被取代?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照明技術,照明設計也非常關鍵!那么,照明設計師在未來將會面臨怎樣的挑戰和機遇呢?
毋庸置疑,照明設計師要體現專業性,首先就必須熟練掌握有效的照明專業技術知識和設計手法。如果一個照明設計師連色溫、光通量、頻閃、眩光這些技術都沒有熟練掌握,也不知道合理布燈、重點照明這些基本設計方法,也稱不上是照明設計師了。
當然,除了技術水平和設計手法,照明設計師還需要與時俱進,深入了解光健康的密碼和配方,掌握健康之光的設計方法,從而滿足現代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健康生活的向往和需求。這一點,恰恰是照明設計師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為何是“機遇”?根據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文件,國內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高達16萬億元。光健康產業作為國內健康產業的一部分,不僅涉及到半導體照明,而且涉及到醫療健康,屬于一個跨界融合創新產業,其市場規模超過萬億。照明設計師如果掌握了光健康設計方式方法,不但能夠滿足消費者的照明設計需求,還能夠為客戶提供專業之光、健康之光,在給客戶帶來更多附加價值之余,也提升了自己設計作品的價值。可想而知,這樣的照明設計師,肯定更容易獲得消費者青睞,無論是行業地位還是收入水平,自然是水漲船高。
照明設計師面臨的“挑戰”是什么呢?這種挑戰,就是對光健康的認知、了解和接受。作為一個新興事物,光健康融合了半導體、集成電路、照明、光學、醫學、生理學、神經學、皮膚學、眼科等一系列學科,形成獨具特色的產業特征。光健康根據使用場景的不同,可以分為自然光模式、行為模式、情感模式、保健模式、醫療模式。光健康根據使用者的情緒,又可以分為快樂之光、情調之光、成長之光、靈感之光、心靈之光、寧靜之光、浪漫之光。從這些分類來看,光健康涉及到的知識相當廣泛,如果照明設計師未能較好地把握,就很難設計出令人滿意的光健康作品。
因此,光健康帶給照明設計師未來發展更好的機遇,但是也帶來巨大的挑戰。對于照明設計師而言,先一步掌握光健康知識,應用光健康科技,就能領先照明設計的新潮流。當然,在這個過程中,照明設計師需要與專業的光健康科研機構和光健康企業深入合作,才能真正學到光健康的精髓,從而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